一、盾构法与顶管法施工的区别?
盾构法和顶管法是地下工程中常用的施工方法,用于隧道或管道的建设。它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施工原理:盾构法是利用专门的盾构机进行施工,盾构机在地下推进并同时施加推力,将土层推挤到掘进机后方的区域;而顶管法是利用顶管机进行施工,顶管机在地下开挖同时推动管道,然后再将管道内的土层清理出来。2. 施工适用性:盾构法适用于较大直径的隧道或管道施工,尤其适合于软土层、淤泥等地质条件;而顶管法适用于较小直径的隧道或管道施工,尤其适合于较硬的土层、岩层等地质条件。3. 施工速度:盾构法施工速度相对较快,可以达到每天几十米甚至上百米;而顶管法施工速度相对较慢,一般每天几米到十几米。4. 施工成本:盾构法在初期投资较大,但施工过程中的土方处理较便捷,相对节省成本;而顶管法在初期投资较小,但施工过程中需要额外处理挖掘的土方,增加了一定的成本。5. 环境影响:盾构法所需的工作面较大,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如振动、噪音等;而顶管法在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综上所述,盾构法和顶管法在施工原理、适用性、速度、成本和环境影响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区别,具体选择应根据工程的需求和地质条件进行评估。
二、电缆敷设施工步骤?
电缆敷设安装施工方法及施工要点
一 、电缆型号及敷设方式
本工程高压电缆采用的电缆型号为YJV22-15KV-(3X240)、YJV22-15KV-(3X70)交联聚乙烯护套铜芯铠装电力电缆。电缆沿电缆沟敷设。
本工程240㎜2、70㎜2电缆终端头的制作,采用热缩型工艺。
二、 电缆的运输和贮存
电缆盘不应平放运输和平放贮存;在装卸电缆过程中,不应使电缆及电缆盘受到损伤,严禁将电缆盘直接由车上推下;电缆端头应做防潮封头。
三 、电缆敷设前的检查
电缆到货和敷设前应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产品的技术文件应齐全;电缆型号、规格、长度应符合设计及订货要求;电缆外观检查应无损伤、绝缘层良好、电缆封端严密;1kV以下电缆应进行绝缘电阻测试,10KV高压电缆还应进行耐压和泄漏电流试验。
四、 电缆敷设
1、电缆敷设前电缆沟已清理完毕,有防碍的作业已基本完成。
2、电缆敷设前应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出每根电缆的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尽量减少接头。
3、电缆沿电缆沟敷设前,应防止电缆排列不整齐,交叉严重,须事先将电缆排列好,画出排列图表,按图表进行施工。
4、电缆在终端头、中间头附近,应留出备用长度。
5、电缆敷设采用人工敷设和卷扬机牵引。
6、放电缆时先将电缆盘架设在放线架上,电缆端头从线盘的上端放出。
7、敷设过程中,拉力要均匀,应有人调整放线滑轮以防电缆滑出滑轮,扭结在一起,当电缆较长时,可以选中间为起点,向两头敷设,这时电缆长度一定要测量准确。
8、电缆沿电缆沟敷设时,应单层敷设,并敷设一根整理一根、卡固一根。垂直敷设的电缆每隔1.5m~2m处应加以固定;水平敷设的电缆,在电缆的首尾两端,转弯及每隔5m~10m处进行固定。
9、电缆沟内的电缆应在首端、尾端、转弯及每隔50m处,设有编号、型号及起止点等标记。标记应清晰齐全,挂装整齐,无遗漏。
10、电缆在桥架上可以无间距敷设,电缆在桥架上水平安装成几排时或垂直安装成几排时,放电缆应先里边,后外边。电缆桥架垂直安装时,应先下边,后上面。排列应整齐,不应交叉。
11、电缆在敷设过程中和敷设后,其弯曲地方的弯曲半径应符合规定要求,拐弯处电缆的弯曲半径应以最大截面电缆允许弯曲半径为准。
12、在桥架及电缆沟内电力电缆的总截面(包括外护层)不应大于桥架及电缆沟横断面的40%,控制电缆不应大于50%。
13、电缆与水、
气、电视、电话管线交叉时,间距应大于0.5m,电缆与其它管线交叉时,间距应大于0.25m。
14、电缆经过建筑物结构,如楼板、墙或防火区时,所有的孔洞应用防火材料堵塞。
15、电缆敷设后和电缆在其它工程尚未完成地段安装时,应采取防护措施,以免电缆受到损坏。
16、电缆敷设完毕后,应及时清理杂物,有盖板的盖好盖板,并进行最后调整。
五、电缆中间接头及终端头制安
1、制作电缆终端头和中间接头前,应熟悉安装工艺资料。
2、电缆头的热收缩工艺要求:
热收缩时的热源,尽量用液化气,使用时应将焊枪的火焰调到发黄的柔和的蓝色火焰,避免蓝色尖状火焰。用汽油喷灯加热收缩时,应用高标号烟量少的汽油。禁止使用煤油喷灯作热源;在收缩时火焰应不停地移动,避免烧焦管材;火焰应沿电缆周围烘烤,而且火焰应朝向热缩的方向以预热管材;只有在加热部分充分收缩后才能将火焰向预热方向移动;收缩后的管子表面,应光滑、无皱纹、无气泡,并能清晰地看到内部结构轮廓;较大的电缆金属器件,在热缩前应预先加热,以保证有良好的粘合;应除去和清洗所有将与粘合剂接触的表面上的油。
六、 电缆标识
1、在用电设备上应加标识,以指明动力和照明线路引出的盘和线路编号。
2、信号和控制线编号应在所有柜、端子箱、设备架、控制盘和操作台上标识。
3、室内电缆应加标签和带电缆号的永久标记并固定到电缆的所有端子端和拉线盒上。
4、高压馈电电缆应加带状塑料缠绕标签并贴馈电电缆号。
5、缆线标记应安装于配电盘、接线盒的每条缆线上,缆线标记应是无卤的,标记上的缆线号应和图纸上的要求相同。
三、顶轮防水施工步骤?
原创首先在进行屋顶防水工作前,需要先仔细检查一下屋顶是不是有存在裂缝的问题,要是有裂缝的话是一定要做防水的,因为存在漏水的可能性会比较大。还有就是先找出具体的裂缝位置,这样在后期才可以将屋顶的防水工作做的更好,以下就是房顶做防水的五个具体步骤,供参考。
1、处理外表
屋顶做防水前需要用水泥砂浆进行地面找平,然后再做屋顶防水,这样就不会因为有薄有后出现渗漏现象。地面清理干净之后,使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刷2-3遍,这样才能有好的防水效果不容易渗漏。
2、涂刷基层处理剂
基层处理剂是利用了氯丁橡胶沥青胶粘剂加入汽油进行稀释,一定要搅拌均匀,然后用大的滚刷均匀的涂抹在基层表面上,四小时后,就开始谱写铺贴卷材。
3、铺贴卷材
(1)卷材层数、厚度要符合设计的要求。如果需要多铺贴的话,记得要错开接缝。把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裁剪成合适的尺寸,铺贴时一边放卷材,一边使用火焰喷枪加热基层和卷材连接起来。
(2)卷材要跟屋脊平行,然后从檐口处往上一直铺贴,双向流水坡度卷材搭接要顺着流水方向,长边及端头的搭接宽度为80㎜,端头接茬要错开50㎜。
(3平面铺贴的卷材要和立面相连接,让卷材紧贴阴阳角,卷材也不能拉太紧。
4、热熔封边
屋顶防水怎么做,把卷材连接处用喷枪加热,然后牢固的连接在一起,末端需要用密封膏嵌填紧密。
5、水层蓄水试验
卷材防水层做完后,确认是否风格要求,然后进行灌水,水面要高出屋面最高处20毫米左右,过了24个小时之后再来观察如果不会渗漏的话是合格的,就不要进行返工。
具体的防水步骤如上,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屋顶的情况不同而带来不一样的变化。要是想将防水质量做的好一些,那么必须要购买好的防水材料、找专业的师傅来完成施工,业主也可以的话在一旁监工会更好。
四、明挖隧道防水施工步骤?
基层清理完成,验收合格,防水附加层施工,防水层大面施工,检查验收
五、隧道下锚段施工步骤?
施工工步骤如下:先测量放线 → 再开挖 → 出碴 → 初期支护 → 衬砌施工(定制专门的下锚段复合式衬砌简易台车进行施工)
六、隧道立拱架施工步骤?
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预制弧形钢管、制造拱架、运输拱架、安装拱架、固定拱架。 首先,预制弧形钢管是必要的步骤,因为弧形钢管是制作拱架的前提条件。其次,制造拱架也是关键的一步,拱架的设计要满足工程要求,拱架的形状和尺寸要与钢管相适应。然后进行拱架的运输,可以采用起重机、卡车等工具进行运输。接下来进行安装,安装时要确保拱架的位置和尺寸正确无误,确保连接部分结实牢固。最后,进行固定拱架,以确保拱架固定在正确的位置。 另外,隧道立拱架施工需要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知识,必须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和标准,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七、隧道施工的五个步骤?
01.隧道洞身开挖采用的三台阶七步开挖工法,主要是讲隧道分为7个开挖面相互错开同时进行。
02
中空锚杆注浆快速连接头。注浆作业,安全快捷
03
喷射混凝土:施工隧道初期支护混凝土,初次喷射混凝土密实平整,质量稳定。
04
钢拱架加工:按照隧道钢拱架总长一次下料到位,并整体冷弯成型。
05
链接板加工与安装
06
二衬钢筋加工与安装
07
隧道防水处理:采用热熔性定位装置固定二衬防水板。
08
二衬混凝土:控制原材料质量,实时调整混凝土落度,改进振捣工艺,加强模板车的维修和保养,使混凝土拆模后表面平整,光泽一致。
09
衬砌混凝土养护与晒水保养
10
电缆沟及排水沟安装
11
隧道施工注意事项
特别提示
注意混凝土落度和表面平整度。
八、不开槽管道施工中的夯管法和顶管法有什么区别?
夯管法和顶管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夯管法施工是采用夯管锤对钢管或混凝土管进行击打并连续接长,完成管道布设,适用于刚度较大但直径较小,路线较短的钢管或预应力混凝土管道不开槽施工,施工是噪声大,管道埋深浅时地表变形大。
顶管法与箱涵顶进类似,适用于断面较大、长度较长的管道施工,边吃土边顶进,没有噪声,地表变形可控。
九、隧道竖井施工过程详细步骤?
隧道竖井施工是建造隧道的重要工序之一。以下是大致的施工步骤:
1. 建立竖井坑:依据设计要求,在施工区域挖掘出一个深入地下的竖井坑,并建立在地面上的支撑结构,以保证在施工和运输过程中工作人员和机器能够安全、高效地进出。
2. 开挖竖井:使用挖掘机或者炸药等装置从竖井口开始向下挖掘,直至达到预定的深度,形成竖井。
3. 竖井衬砌:为了保证隧道在竖井区间内的安全和稳定,会进行竖井内部的衬砌构造。一般采用环形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衬砌,不同的地质情况、设计要求等也有不同的衬砌形式。
4. 安装支撑设施:在竖井内依照设计要求和地质条件安装支撑设施,如钢模板、支架、龙门架等。并在需要的位置设置防水和防渗设备。
5. 施工孔道和连向隧道的过渡段:为了让竖井和隧道链接起来,需要在竖井中间的上部开凿截面与隧道对应孔道连接,并在末端连接隧道的过渡段。
6. 试验、检测和验收:施工完成后,需要对竖井进行试验和检测,如检测竖井稳定性、承载能力和防水防渗效果等。最后进行验收,并对必要的部分进行整治或重构。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不同的隧道竖井设计,施工步骤和施工顺序也可能会有所区别,具体的施工流程应该由专业工程技术人员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确定和实施。
十、试阐述沉管法施工海底隧道的原理?
沉管法是一种施工海底隧道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将预制的混凝土管段沉放到海床上,然后逐渐完成连接,最终形成完整的隧道结构。具体而言,首先在海床上挖出一条坑槽,然后将沉管以特定的方式逐渐沉入坑槽中,透过水力或气压将沉管沉入所需的深度。随后,利用定位和导向系统控制沉管的位置和姿态,以确保其准确连接。最后,将沉管与坑槽上方的水平地面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稳固的隧道。沉管法具有施工周期短、工程量大、无须干挖等优势,适用于各种复杂的海底地质条件。